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 受访者供图
王磊回忆,参展首届进博会时,“没想到中国政府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全世界的参与范围如此之广,进博会撬动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关注与合作,让我印象深刻”。
也正因此,从第二届进博会开始,“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坚持加码投资中国”成为阿斯利康参展进博会不变的“主旋律”。此后几年间,阿斯利康将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成立人工智能(AI)创新中心,并接连在多地布局打造区域总部,最终形成“上海为中国总部,北京、杭州、成都、广州、无锡、青岛为六大区域总部”的全新在华布局。
此外,王磊透露,阿斯利康将在本届进博会上正式揭牌青岛生产基地,同时继续投资扩产现有无锡、泰州两大全球供应基地,进一步惠及全球及中国患者,提升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地位,助力中国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位于山东青岛的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奠基 受访者供图“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个地方的经济有着不同特色和优势资源,我们在不同区域进行投资布局,始终看好中国经济整体发展,也是对中国长期坚定承诺的具体举措。”王磊说,在全球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阿斯利康持续在中国加码投资制造业,“也是看到中国在疫情常态化下的供应链保障能力”。
在王磊看来,进博会让中国与外资企业“双向开放”并不断增强互信。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全力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自主创新。“去年,我们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的迪哲医药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经有好几个在临床阶段的新药在世界和中国同步注册。我们不仅把国外的新药带进中国,而且要把中国的新药带给全世界。”
另一方面,“进博会促进了我们与各地政府的密切合作,以‘全生态’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王磊介绍,当前阿斯利康在华各个区域总部的“标配”包括与当地专家和产业合作打造全病程管理创新方案的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CCiC),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产业孵化的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以及进行创新投资的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
截至2021年底,创新中心及合作伙伴共同支持学会打造的多项全病程管理创新方案,在全国数千家医院实现落地,部分方案更是已走出国门,惠及全球患者;同时,创新园已有60多家海内外企业入驻;产业基金目前管理资金超过30亿元人民币,成功投资十余家创新企业。
“我们坚持通过投资来推动更多中国创新的落地。”王磊说,未来,阿斯利康一是要深化各地区域总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二是要加大制造业的投资,归拢全世界产能;三是加快资本与产业对接,打造创新生态,让“中国创新”造福全球患者。
“五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我认为进博会是中国的一个创举,它在平台能效、生态打造、合作机会等方面,可能超过任何我参与的其他展会。”王磊透露,阿斯利康已报名参加第六届进博会,“我永远对下一届进博会期待最大”。(完)
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1.8%******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闫晓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3年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1.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年1月,有元旦、春节两个假期,有效工作日较短,加上去年12月燃油车购置税减半及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到期,市场透支效应在今年1月显现。但防疫政策调整,节前购车需求高于预期。 从分指数情况看,1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指数环比下降,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上升。 从区域指数情况看,1月全国总指数为61.8%,北区指数为60.6%,东区指数为67.5%,西区指数为48.9%,南区指数为61.0%。南区指数相较上月提升较多,主要是由于外地务工人员返乡过节,部分经销商展厅暂停营业或轮岗值班。 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1月进口和豪华品牌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指数环比下降,主流合资品牌汽车指数环比上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透露,对于2023年车市的判断,超过九成经销商认为汽车市场将有序恢复,其中近五成的经销商认为在2023年二季度车市复苏,特别是下半年车市将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大部分经销商认为2023年乘用车销量增幅在5%以内。(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